手机版
首页 / 日记 / 在家上学和私塾学堂的区别

在家上学和私塾学堂的区别

发布时间:2015.07.19   阅读次数:1186
在家上学和私塾学堂的区别很多读经学堂,孩子从3-4岁就开始住到学堂里,脱离家庭,一心只读圣贤书。我接触一些读经家长,说孩子都读傻了。读经运动,私塾学堂并不符合在
在家上学和私塾学堂的区别 很多读经学堂,孩子从3-4岁就开始住到学堂里,脱离家庭,一心只读圣贤书。我接触一些读经家长,说孩子都读傻了。读经运动,私塾学堂并不符合在家上学理念。因为在家上学重视的是家庭,生活即教育,一种真实的生活。脱离家庭的教育,很可能就是反教育的。读经,学堂等脱离家庭是最大问题。 #古代私塾与今天私塾之区别#古代私塾,基本上都是家族式的家庭社区学堂模式,孩子并不脱离家庭。但今天私塾学堂的孩子都是来自全国各地,远离家庭,成了无根教育。古代私塾和今天私塾最大区别,就是脱离家庭,孩子无根。 家庭对于0-12之间的孩子,是孩子的根,成长的基础。 任何过早把孩子从家庭中分裂出去的教育都是值得深深怀疑的。 例如夏山学校等,孩子6-12岁就远离家庭,甚至很多都是远渡重洋,半年才和父母聚聚。 在家上学则完全不一样,在家上学是以家庭为孩子生长的基石,教育的基石。以家庭生活为孩子成长的基石,在家庭的基石上,支持孩子去探索世界。生活即教育,在家上学是该教育理念最完美的体现。任何圈起来的学校,学堂等,都是和真实的生活有一定的隔离。我们认为真实的生活,是不能离开家庭生活去纸上谈兵的。 越小的孩子越依赖家庭生活的根基。今天脱离家庭多种私塾学堂或自由教育等等这些无根教育的形式的根源,就在于父母的堕落,不负责任。很多家长又想孩子有好的教育,又想轻省,把孩子早早的打发到一个学校,私塾学堂或自由学堂去,自以为自己尽了责任。这些自以为是,自以为爱的父母们,没有孩子在面前烦心,多么逍遥自在。 有了这样的家长,自然有这样的市场。很多打着新教育,体制外教育的私塾学堂自然大量孕育而生。来吧,带你的孩子来吧,从北京来,从上海来,交给我,我给你一个新的生命。 想想这些从四五岁到12岁的孩子,就这样关在私塾学堂里。这些孩子对父母的渴望,对家庭温暖的渴望,想想我们这些自以为爱孩子的父母犯下的罪恶。这缺乏家庭温暖的孩子,教育对他们不是一场灾难和极深的恐惧吗? 对于在家上学,我们强调的正是家庭教育在孩子身上的主导作用。 而今天我看到一些走出学校的孩子自认为是在家上学,却进了体制外的学堂,背井离乡,远离家庭,把家庭凉在一边。 显然这背离了在家上学。 我们在家上学,把孩子从学校带出来,是因为学校太强势使得家庭成了学校教育的傀儡。学校占据了孩子大部分的时间,空间,没有时间和空间给家庭生活。 然而这些以读圣贤书和新教育为口号的私塾学堂所做的却完全把孩子从家庭割裂开来。 这样做,孩子是否真的健康,或者只是学了一通圣贤道理,一些很好的知识,却在人格,感情的发展上埋下深深的隐患呢? 从儿童成长的规律来看,在0-12岁也就是进入初中之前,孩子都不能完全离开家庭生活。 如此说来,难道孩子在这个阶段不是在家上学是最好的生活教育吗? 还有一些在家上学的做法,为了孩子玩伴,单亲妈妈或爸爸带孩子跑到另外一个城市,造成父母两地分居。这种做法对孩子好吗?造成这种长期的两地分居的父母关系,在家上学到底是成就一个家庭,还是败坏一个家庭呢? 健康的家庭高于教育,千万别反了。因为健康的家庭是孩子教育的基石。 请打算把12岁之前的孩子送入私塾学堂的父母们深思。 集体的学校惯性。 有些在家上学家庭觉得一个家庭在家上学总觉得没谱。社交、资源、自己的能力好像都不行。这是对在家上学完全不了解。 学校的社交、资源、老师们的能力并不比父母和家庭对孩子的帮助更多。 一帮家长总想着办学校。好像体制学校不行,这些家长比他们高明许多。 事实上,今天的家长99%是从学校出来的,烙上学校深深地烙印。 当一个家庭做在家上学,还有可能跳出学校对父母的限制。 但一帮家长整学校,这些家长最大的共性就是都是学校教育的产物。这最大的共性就成了惯性,最后所谓的另类学校慢慢就会变味,和传统体制学校大同小异,换汤不换药。私塾就是如此。 以下总结一些在家上学教育的基本原则。 1,家庭和婚姻高于教育。健康家庭是健康教育的基石。 2,在家上学,教育即真实的生活,以家庭生活为基石。 3,在家上学不能把孩子从家庭割裂出去。尤其是0-12岁之前。 4,在家上学,儿童不是生活的中心,而是整个家庭,每个成员都是中心。 5,在家上学,成就一个健康的家庭,而不是分裂家庭。所以父母双方意见要互相包容,协调。 6,在家上学,不是把孩子圈养在家里,而是开放教育,散养在家庭和周围

日记评论 发表评论

关于我们
关于我们 联系方式 服务协议
帮助中心
交友须知 个人信息保护政策
同城交友
客服热线:
联系邮箱:kefu#yage.com(将#换成@即可)

Copyright © 1997-2020 版权所有:雅歌网 yage.com

蜀ICP备15015314号-3

网站客服

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扫码添加微信客服
客服热线
展开客服